首页 >> 硬稃稗

2012年中国农业经济形势与2013年瞻望长舌香竹

发布时间:2022-08-08 15:52:31 来源:华龙农业网
2012年中国农业经济形势与2013年瞻望

(一)农业将保持平稳增长趋势

2006~2011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实际增速平均4.5%,最高为2008年5.4%,最低为2007年3.7%,极差只有1.7个百分点,比同期国民经济增长率的极差少2/3;农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6年的11.1%缓降到2011年的10.1%,平均每年下降0.2个百分点,降幅趋缓。可见,不论国民经济增长快慢,农业增长相对平稳;即使遭受2008年以来历史上非常严重的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农业仍保持4%以上的增长率。主要原因在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一般受宏观经济冷热的影响较小,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抵御极端天气等自然灾害冲击已有一定基础,因此,农业大多能保持平稳增长趋势,今后几年中国农业增长率大多将保持在4%上下。2013年中国面临国际经济不确定性强、政府换届、周边国际形势复杂等多种因素影响,考虑到新一届政府刚组建,一般会延续以往支持“三农发展的方针和优惠政策,全国范围内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较小,美国等农产品出口国连续发生特大自然灾害的可能性也很低,国内外主要农产品价格涨幅可能趋稳甚至下降,农业增速可能会低于2012年,预计2013年中国农业增加值实际增长4.4%,农业占国民经济的比重9.8%。

(二)粮食产量将稳中略增

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中国粮食产量主要取决于政策、气候和科技三大因素,而年度之间的科技因素相对稳定,政策和气候是影响年度产量的关键因素。2004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逐年递增,到2012年实现“九连增,粮食今后几年连续增产的空间越来越小。一方面,粮食连年增产已成为这届政府的惯性政策方略,2013年新一届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刚组建,一般不会立刻大幅调整上一届政府的粮食支持政策,延续以往支持政策的可能性大,甚至会继续加大粮食生产扶持政策。2012年入冬以来,全国雨雪充分,气温寒冷,利于减少2013年病虫害、冬小麦越冬和春播。另一方面,当前社会各界对市场经济背景下政府强力推动粮食连年增长的必要性认识开始出现分歧,随着社会公众对中储粮临时收储库存上升、财政负担加重的忧虑加深,2013年以粮价稳物价的压力减轻,社会各界对粮食继续增产的期望进一步减弱。加之,2012年小麦、稻谷库存充裕,价格涨幅不大;玉米深加工需求受经济紧缩影响而减弱,饲料需求增长平稳,国际涨价传导效应已释放,秋冬季新玉米大量上市后价格开始下降,政府发布了玉米临时收储政策,2013年农民扩大粮食种植面积动力有限。综合考虑多种因素,预计2013年粮食产量将达到5.95亿吨左右,略增1.0%。

(三)棉花产量可能稳中略降

棉花产量受国内外市场价格影响大,波动性强。1990年以来,中国棉花产量波动多为“两增两减或“一增一减特征,只有2007年达到历史最高产量后出现过“三连减,但到2011年则转增。据国际棉花咨询委员会预测,到2013年7月底,全球棉花库存会占到消费量的61%,创自1998/1999年度以来的新高;2012/2013年度,全球棉花产量预计会随价格下滑而减少7%。2013年欧债危机的影响仍将持续,美国经济复苏乏力,中国经济也进入7%~8%的中速增长和结构调整阶段,棉纺织企业需求不旺,棉花价格将在低位徘徊;尽管2012年中储棉大力托市收购,受国际低价棉大量进口影响,棉价也难明显上涨,对2013年棉海南藤芋农扩大种植面积不利,因此,2013年中国棉花产量减产可能性较大,但降幅缩小。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参考三年滑动平均值,预计2013年中国棉花产量在630万吨左右,减产1.0%。

(四)生猪价格和产量将共同上升

据商务部全国鲜猪肉批发价格显示,2004年9月份以来,全国鲜猪肉价格总体经历了两轮半比较大的涨跌周期,期间伴有一次小幅短周期的涨跌行情,每轮大的涨跌周期持续约3年半左右。第一轮涨跌大约42个月,从2004年9月跌到2006年6月后又涨到2008年3月。第二轮涨跌大约43个月,大致从2008年3月跌到2010年5月后又涨到2011年10月;期间嵌套近一年的小涨跌。第三轮涨跌已持续14个月,大约从2011年10月的每公斤价格26元跌至2012年7月的20元,到2012年12大金刚藤月又反弹到22元。鉴于我国生猪养殖方式仍处在散养向规模化养殖转型阶段,政府价格调控力度有限,生猪价格大周期仍在发挥作用,但已出现比较复杂的小周期嵌套迹象,未来价格走势趋向复杂多变。预计2013年中国生猪价格在春节之前将保持2012年年末的小幅缓升态势,春节之后随着猪肉需求的减少,猪肉价格将出现短暂回调,并持续到上半年前后,从下半年开始总体上逐步进入第三轮价格周期的上涨通道。

2002~2011年,中国生猪出栏量从54143.9万头增加到66170.3万头,年均增长2.3%,其中只有2007年和2011年出现负增长(分别为-7.7%和-0.8%),负增长幅度越大,价格涨幅越高,次年出栏反弹的幅度越大。2012年受2011年生猪出栏量减少、价格高企影响,生猪出栏量增加,预计全年生猪出栏量增加1.0%左右,出栏量将达到66830.0万头左右。根据多年生猪出栏规律,考虑到2013年饲料玉米价格同比下调,生猪价格低位盘整后有望上升,预计2013年生猪出栏量有望增加1.5%左右,出栏量将达到67830.0万头。

当前中国农业经济存在的新问题

(一)价格支持方式不当,政府库存与进口同步大增中华胡椒

1.直接不定量收储抬高国内粮棉价格,净进口猛增挤压国产粮棉市场。截至2012年9月15日,中储粮按最低收购价累计收购小麦2335万吨,占收购总量42%,约占小麦产量的20%。在国内小麦大量压库的同时,2012年1~11月小麦净进口(几乎无出口)同比猛增,对国产小麦市场的影响雪上加霜。2012年早稻最低收购价提高17.6%,抬高了早稻市场价格,导致越南等国籼米大量涌入中国。同时,国内棉花因三毛草属政府大量托市收储,国内棉花价格远高于国际棉价,导致配额炒作盛行,棉花净进口猛增。小麦和棉花临时库存迅速增加,稻谷、小麦和棉花净进口大幅上升,根本原因在于逐年提高、缺乏灵活性的直接不定量收储的价格支持方式推高国内市场价格,遇到2012年波动较大的国外低价粮棉竞争,容易导致粮食和棉花进口大幅上升,冲击国内市场。今后随着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逐年提高,若延续此种方式,国内粮棉价格高于国际将渐成常态,中国将走上日韩高价农业道路,但又缺乏日韩实施的高关税等边境保护手段。只要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执行方式不改变,越来越大的国内外差价趋势将长期刺激国外扩大粮棉等重要农产品生产,小麦、稻谷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净进口增多的趋势日趋凸显,粮棉等大宗农产品走私进口或配额炒作也将愈演愈烈,谷物类粮食进口突破关税配额上限为期不远,棉花关税配额将形同虚设,威胁今后国家粮食安全和国内棉花产业安全。

2.财政补贴负担日趋加重,补贴效率很低。如果2012年小麦临时收储存放一年,中央财政收储补贴将接近30亿元,存放越长,补贴越多。2012年仍以拍卖2008、2009、2010年的托市麦为主,自5月份以来,小麦拍卖实际成交量只占周度投放量300万吨的0.3%~1.3%,安徽市场小麦甚至出现几次流拍。三、四年前的小麦还压在收储库中待拍卖,表明顺价拍卖机制逐渐失灵。此外,截至2012年12月12日,政府收储棉花397.6万吨,需贷款811.1亿元,假定按4.5%的年优惠贷款利率计算,这些棉花存储一年的利息将高达23.0亿元。如果2013年这些储备棉也同2012年一样每吨亏损1300元左右全部拍卖,中央财政需补贴51.7亿元左右,加上贷款利息和仓储补贴,接近80亿元左右,相当于全国每亩棉花补贴100元左右,超过中央财政给予主产区粮食直补标准较高的中籼稻和粳稻5倍以上。随着当前逐年提高的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推高的国内价格高于国际价格的年份越来越多,顺价拍卖越来越难以实现。20世纪90年代国家粮食收储亏损挂账还有上千亿元未消化,新的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收储挂账又在快速积累,中央财政支持粮棉等大宗农产品收储的账面价格补贴负担和隐形财政挂账负担将快速上升,难以持续。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通过农产品直接收储方式补贴农民收入的效率很低,只有游藤卫矛15%~20%会惠及农民,其余则沉淀在流通和储备环节,我国借助中央储备公司直接不定量收储方式补贴农民收入的效率同样很低。

3.托市收储抬高加工原料成本,加工企业利益受损。粮棉等重要农产品采取最低收购价或临时收储价在主产区限时放开直接收储,因主产区产量占比高、收储时间覆盖整个收获季节,限量收储效果很有限,明显抬高了全国市场价格。既增加粮棉等农产品加工企业原料成本,又通过大量进口间接补贴国外农业生产者,纳税人补贴福利外溢。为了降低棉纺企业成本、腾出仓库并阻止过量进口,中储棉在收储的同时又不得不按市场价低价拍卖,首次出现边收边抛的怪象,降低托市效果。

(二)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和流转难,妨碍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形成

1.土地承包经营权权属期限登记存在分歧。有关部门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登记的权属期限无统一要求,目前大多以土地承包合同剩余期限为准登记,比较保守,未能体现十七届三中全会的改革精神,在剩余期限到期后仍需重新登记,加大行政成本。但是,四川成都登记为“长久,充分体现了十七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土地承包经营权“长久不变的改革精神,一次确权到位,减少今后折腾。

2.中央财政对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试点缺乏支持。据调查,西安市临潼区选择4个行政村进行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各类土地确权办证,工作经费需要134万元,平均每个行政村33.5万元。贵阳市花溪区黔陶乡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工作经费户均40元。目前国家有关部门的试点方案要求确权工作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中央财政未予支持,加大了地方政府特别是中西部贫困县区的财政负担,将迟滞试点推进速度,妨碍现代农业发展。

3.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建设投入不足。据2012年8月调查,西安市某区农业部门拟建立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每年需要行政经费10万元左右,却未获批。如何低成本建设和运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平台,值得重视。

4. 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功能受限。国家有关制度限制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只有浙江嘉兴、宁波、湖州,四川成都和山东枣庄等个别地方在探索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全国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财产权功能残缺,无法与金融工具结合,大大抑制了承包地流转,规模化经营推进困难,妨碍现代农业发展。

(三)农民专业合作社扶持少,联合社地位不清

1.扶持政策力度单薄。合作社生产、加工、仓储等建设用地比较困难,在农业农村建设项目和税收优惠方面得到的支持不够。财政扶持资金规模有限,覆盖面偏窄。防范合作社贷款的风险机制尚未建立,对多数合作社贷款经营的项目缺少支持。

2.联合社未取得合法地位。据调查,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某乡镇石榴基地有9个主要以村为单位的石榴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彼此恶性竞争,希望建立联合社统一营销行动。但是,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登记缺少相应的法律依据,仅有少数地方尝试登记,毕竟合理不合法。政府农业项目和财政资金在支持联合社及其成员社的优先序方面遇到难题。

艾格农业报告:数十种常规报告,上百份专项报告,帮助您了解农业产业,预测价格趋势。详细常规报告请点击:chanpin.html详细专项报告请点击:baogao.html 更多数据请访问艾格农业数据商城:
责任编辑:艾格农业
腰椎骨质增生该如何诊治
青霉病概述
外阴白斑患者都会出现什么症状
黄褐斑在治疗时会出现的几大误区
友情链接